在眾多的民族節日中,彝族的“火把節”,白族的“三月街”,“繞三靈”,傣族的“潑水節”,苗族的“踩花山”,傈僳族的“刀桿節”等久負盛名,節日活動豐富多彩。每逢節日,各民族群眾都會穿上自己手工刺繡染制的民族盛裝,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,舉行摔跤、斗牛、對歌等活動。按照歲時節令,農歷三月初三的西山調子盛會、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、九九重陽的螺峰登高、中秋之夜的大觀賞月等許多習俗在民間十分流行。 昆明地方文藝種類繁多,滇劇、花燈戲、民歌小調以及少數民族劇種、民間敘事長詩、民間傳說等,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和傳頌,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。 民俗 折疊 彝族火把節 白天舉行斗牛、摔跤等娛樂活動;入夜則點燃火把,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、山嶺田埂 密祉龍燈盛會 全村男女老少身著盛裝,抬著燈具到村外的井邊或河水源頭燒香磕頭,又唱又跳,耍龍舞獅 元宵節踩街文化活動 踩街文化活動自1990年開展以來,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,全八街鎮4.2萬人,今年參加活動的近3萬人,很受百姓歡迎。從2004年起,我省州市的歌舞隊也積極參加活動,這次州市歌舞隊來參加表演的超過千人,使整個活動規模宏大。 通過舉辦踩街文化活動,已吸引了不少商人前來投資,旅游收入明顯增長。八街鎮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,以實施"六個一萬"工程為目標,形成了以烤煙、淺水藕、蔬菜為支柱,紅梨及其它農業產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。
同行業低價的保證
旅游一站式服務
可在線支付
全國熱門出發城市覆蓋